《茶頌》故事中承載的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團結互助、共守疆土的強大民族精神力量。
電視劇《茶頌》是由著名白族女作家景宜編劇的一部揭秘普洱茶與雪域西藏神秘往事的30集電視連續劇。該劇拍攝于2012年,2013年10月在央視首播,一經播出便廣受好評。日前,景宜編劇的作品繼《茶馬古道》、《金鳳花開》之后再次獲得了中宣部頒發的“五個一工程獎”。對于再次獲獎,景宜表示:“這個獎項對于每個做民族影視的文藝工作者來說是一個很大的鼓舞。作品得到了高度的認可,創作的熱情也再一次得到了激勵,所以這個獎項是文學藝術創作追求的一個高度和目標!”

《茶頌》是景宜歷時8年潛心創作的中國首部茶文化大片,片中首次向觀眾展現并講述了鮮為人知的“萬國茶宴”、“貢茶大典”、“貢茶大賽”等歷史事件和中國歷史上“以茶治邊”的民族政策、邊茶政治,并揭秘了茶葉起源于中國的茶史傳奇?!安柙乩镉泻苌顚拥木窕A,可以解釋我們云南多民族在偉大的歷史長河中,為什么沒有走散,還一直生活在一起,一起歡樂、一起訴說、一起夢想?!恫桧灐肥俏覍ψ鎳鴥r值觀的另一種表達!也是對我能為今天的民族生活提供怎樣的精神動力的思考的一個回答!”景宜如是說。
她將目光落在了100多年前“邊茶進藏”、云南各族人民用茶葉支援西藏抵御外辱的歷史故事之上?!皬臍v史中汲取精神力量,來鼓舞我們今天的生活,來安慰我們焦渴的心靈、受傷的心靈?!惫适轮谐休d的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團結互助、共守疆土的強大民族精神力量就是景宜創作的強大動力源泉。
景宜表示《茶頌》在創作上有一個比較大的特點,即首次將民族題材當做中國大文化題材來寫,沒有像《金鳳花開》一樣局限于民族風俗、民俗文化,而是直接將這些元素拉到一個中國茶文化的高度,通過茶來搭建出一個非常好的平臺,在這個平臺上,誰都可以講話。從《茶馬古道》到《金鳳花開》再到《茶頌》,景宜創作的多部民族題材電視劇接連登陸央視熱播,更接二連三地獲得各方面的嘉獎。但是景宜的每部電視劇都不是局限于單一民族,而是多個民族多種文化的交錯展示,景宜憑借其對民族題材制作的嫻熟掌控,成功地將文學作品付諸于影視創作。
她創作的電視劇《茶馬古道》播出后,《光明日報》發表整版評論,評價該劇開創了多民族人物同時在一部影視作品中共同演繹真情故事的先例,深刻地表達了多民族國家精神凝聚力的根本。2009年末《金鳳花開》在央視一套首播,收視率高達4.66%,躋身央視一套全年收視率排行前十名?!段乃噲蟆吩u論,作家景宜以高度的責任感和敏銳的文學洞察力,書寫了中國當代不同民族的生存狀態和文化意識,以及他們在歷史巨變中的進步與升華。去年,電視劇《茶頌》央視熱播,該劇主創一行在景宜的帶領下,重返普洱大茶山拍攝地,重溫劇組與當地少數民族同胞的深厚情誼。此次“回家”之行,藝術家們更以“走基層”的樸素情感和藝術實踐,生動詮釋出民族影視創作堅持深入邊疆民族地區、深入各民族火熱生活的重大意義。
在景宜看來,民族題材電視劇的價值,在于對民族精神的守護和對民族文化的認同。作為一個擁有高度文化自覺的作家,景宜認為只有知道自己的根在什么地方,才能發現最有精神價值的東西,才能夠為今天、為未來去書寫。而景宜的根早已深深地扎在云南的土壤中,這里各族人民生存狀態構成的一部久遠的民族精神史詩深深地觸動著她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