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毫銀針,創制于1796年,中國六大茶類之一的白茶,原產地在福建,主要產區為福鼎、政和、松溪、建陽等地,屬有中國十大名茶的稱號,素有茶中“美女”、“茶王”之美稱。其外觀特征挺直似針,滿披白毫,如銀似雪。
白毫銀針,創制于1796年,中國六大茶類之一的白茶,原產地在福建,主要產區為福鼎、政和、松溪、建陽等地,屬有中國十大名茶的稱號,素有茶中“美女”、“茶王”之美稱。其外觀特征挺直似針,滿披白毫,如銀似雪。
由于鮮葉原料全部是茶芽,白毫銀針制成成品茶后,形狀似針,白毫密被,色白如銀,因此命名為白毫銀針。其針狀成品茶,長約三厘米。
歷史發展
清嘉慶初年(公元1796年),福建制茶人用菜茶種茶樹的壯芽為原料,創制銀針白毫。
銀針白毫早在1891年開始外銷;
1912~1916年為極盛時期,當時福鼎市與松政縣(今政和縣和松溪縣,于當年合并為松政縣)兩縣市年產各1,000余擔,受第一次世界大戰影響,外銷路阻滯。
1982年被商業部評為全國名茶,在30種名茶中列第二位;
1990年在河南信陽召開的全國第二、三次名茶評比會上,又兩次評為全國名茶。還創制了白毫銀針的系列產品,有銀鉤、銀猴、銀球、銀龍等新的名優茶。
1992年銀鉤被評為福建省名茶,名列第一 。
白毫銀針,創制于1796年,中國六大茶類之一的白茶,原產地在福建,主要產區為福鼎、政和、松溪、建陽等地,屬有中國十大名茶的稱號,素有茶中“美女”、“茶王”之美稱。其外觀特征挺直似針,滿披白毫,如銀似雪。
由于鮮葉原料全部是茶芽,白毫銀針制成成品茶后,形狀似針,白毫密被,色白如銀,因此命名為白毫銀針。其針狀成品茶,長約三厘米。
歷史發展
清嘉慶初年(公元1796年),福建制茶人用菜茶種茶樹的壯芽為原料,創制銀針白毫。
銀針白毫早在1891年開始外銷;
1912~1916年為極盛時期,當時福鼎市與松政縣(今政和縣和松溪縣,于當年合并為松政縣)兩縣市年產各1,000余擔,受第一次世界大戰影響,外銷路阻滯。
1982年被商業部評為全國名茶,在30種名茶中列第二位;
1990年在河南信陽召開的全國第二、三次名茶評比會上,又兩次評為全國名茶。還創制了白毫銀針的系列產品,有銀鉤、銀猴、銀球、銀龍等新的名優茶。
1992年銀鉤被評為福建省名茶,名列第一 。